瑞幸咖啡(4月2日)在公告中披露,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其首席运营官伪造了2019年销售额约22亿元(约合3.1亿美元)。

在监管文件公布后,该股在盘前交易中暴跌超过85%。北京时间21:30,美股开盘,瑞幸咖啡开盘暴跌78.5%,触发熔断,且在开盘后的40分钟内已经熔断五次。截至北京时间23:50,瑞幸咖啡盘中第六度暂停交易,目前跌72.94%,股价报7.09美元,市值蒸发约48亿美元(约人民币340.5亿元)。

沽空机构质疑  否认但拿不出切实证据      

从2017年成立以来,瑞幸咖啡就面对诸多质疑。  

它快速扩张,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分店,还常给予顾客大额补贴,以一己之力培养消费者喝咖啡的习惯。到2019年5月,瑞幸咖啡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刷新了国内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最快记录。


2020年初,沽空机构浑水曾发布针对瑞幸咖啡的沽空报告,认为它在经营数据等方面存在作假和欺诈行为。
 沽空报告指出:  

①瑞幸咖啡夸大了门店商品的销售数量,将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店每日的商品销量至少夸大了69%和88%。  

②在营销费用方面,瑞幸咖啡将2019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支出夸大了150%以上。  

③根据小票汇总的数据,瑞幸咖啡从“其他产品”(瓶装饮料、坚果、餐食、马克杯等)获得的收入仅占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的6%,并非媒体报道的23%  ……   

 浑水是一家非常出名的做空机构,特别喜欢在资本市场做空中国上市公司,堪称上市公司底裤收割机。  

这份报告的作者比较神秘,浑水本身收到了匿名信息,观看后认为这份包含25000张小票和大量视频资料的报告可信度较高,于是予以公开。  

浑水这么做是符合其利益诉求的,毕竟他们作为知名空头,就是靠股价下跌赚钱的。  

当时面对浑水的沽空报告,瑞幸咖啡做出了回应,并一一反驳。比如报告中提及的订单收据来源和真实性不可考,某项指控是基于错误的假设等等。  

不过,瑞幸咖啡并未给出切实的财务数据和证据支持自己。  

显然,投资者们也对此抱有怀疑。在3月末,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提醒消费者对瑞幸咖啡提起集体诉讼。  

事实上,有观点认为,瑞幸咖啡此次公布财务造假的相关调查结果,与这些律所提起的集体诉讼有关。
      造假被证实:  造假“黑锅”指向首席运营官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了一份关于内部特别调查委员会出具的报告,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成立专门委员会(“特别委员会”),负责监督截至2019年12月31日财年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期间提请董事会注意的某些问题的内部调查(以下简称“内部调查”)。根据内部调查显示,从2019年二季度到2019年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


公告显示,特别委员会向董事会说明,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公司首席运营官兼董事刘剑以及向他报告的几名员工从事了不当行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


特别委员会建议采取某些临时补救措施,包括中止刘剑和涉嫌不当行为的此类雇员,以及中止与已确定的虚假交易涉及方的合同和交易。董事会接受了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并针对目前确定的参与伪造交易的个人和当事方实施了这些建议。公司将对负责不当行为的个人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包括法律行动。


内部调查初步阶段确定的信息表明,从2019年二季度到2019年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在此期间,某些成本和费用也因虚假交易而大幅膨胀。上述数字尚未经过特别委员会、其顾问或公司独立审计师的独立验证,并且可能会随着内部调查的进行而改变。该公司正在评估不当行为对其财务报表的整体财务影响。

对此,特别委员会表示,投资者不应再依赖公司之前的财务报表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个月以及自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的两个季度的收益发布,包括先前的净收入指导来自2019年四季度的产品以及与这些合并财务报表有关的其他通讯。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公司将继续评估其先前发布的财务状况和其他可能的调整。

危急时刻
弃车保帅?

瑞幸咖啡以“Luckin速度”迅速走进消费者的视野,每一个布局都非常高调。无论是快速开店、请高流量明星代言、与星巴克“正面刚”,还是仅用不到18个月上市、布局新零售,都使瑞幸咖啡逐渐占据竞争优势。当然,瑞幸咖啡一直以补贴的方式获取流量,使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瑞幸咖啡一直以来被质疑的重要原因。如今自曝“家丑”,瑞幸咖啡在下一步什么棋?

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看来,“瑞幸咖啡已经被年度审计盯住,而且现金流扛不住,无法继续在美股融资或者发债,所以自曝,然后会通过调查找一个背锅的责任人出来”。

同时,瑞幸咖啡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和未来商业模式布局其实已经渐渐有占据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在新渠道铺设上也取得了进展,是少数借助疫情取得竞争优势的餐饮企业。可惜历史欠账让一切都逆转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国内市场上,瑞幸一度风光无限,但在国际市场上,瑞幸始终有些毁誉参半的意味,且更多情况下是“毁”多于“誉”。在面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要求通常十分严格,信息披露不实甚至会涉嫌证券欺诈,而信息披露制度也是美国注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瑞幸财务造假实锤已定。而在这之前,也已经有多人作出反应。上个月,瑞幸咖啡及其两名高管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被投资者代表提起集体诉讼,理由是瑞幸咖啡去年三季度以来所披露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存在重大不实,要求法院判令瑞幸咖啡及相关高管赔偿上述被代表的全部投资者遭受的损失,该诉讼已在纽约南区地方法院立案。

声明:新安创业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创业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